“将军,秦国人好像快追不上我们了。”
“别高兴的太早,他们处心积虑在黄河岸边设好了圈套,岂有如此轻易认输之理。”
铠甲上的伤口还在汩汩流血,明显是刀刃划伤的痕迹。这对一项推崇指挥作战而非亲自上阵的匡章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若非已经到了绝境,他恐怕不会亲自上阵杀敌。
“声子将军去了哪里?”
“回禀将军,声子将军已然率领部队,先行离开,前往枣煮方向去了。”
“竖子!”匡章狠狠骂道,“首战就畏首畏尾,进攻迟缓,这溜须跑路,到是快的很。若非是宗室贵族,某非要依照军法处决了他!”
也无怪乎匡章如此生气,实在是声子此人的确该杀的紧。
话说齐宋联军攻占枣煮之后,开始向济阳进军,在黄河北岸摆开阵势,威胁大梁。此时的魏军主力尚在雍氏城附近,无法立刻回援,魏王赶紧临时征召军队,一方面拱卫大梁,一方面在黄河南岸布下防线,阻止齐宋联军渡河。
就在这个时候,两国联军在是否渡河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宋国人以为,既然已经到了济阳,应该趁着魏军主力不在,紧急渡河攻打大梁,以联军的实力,完全有可能攻打下大梁。
宋军有这种想法,匡章到是不意外。之前齐宋两国攻打燕国,燕国尚无法一战,以至于五十天之内,燕国就被灭掉了。如今魏国的形势,比之当年的燕国也差相仿佛,主力不在,周围都是散兵游勇,不值一战。何况如今联军已经到了济阳,只要渡过黄河,大梁就在眼前了。如今联军兵锋正盛,攻下大梁,易如反掌。
匡章对宋国人的想法是嗤之以鼻的。且不说两国联军能否在魏军主力回援之前占领大梁,也不说疲兵在久战大梁不下时,会有被援军包围歼灭的危险,单只说联军占领大梁之后,宋国还会像上次攻打燕国一样,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