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年代,他的行为,无异于自寻死路,当然不被所有人接受。
赵豹和赵成也因为此事,多次找赵雍劝谏和商议,但是赵雍清楚的知道,如果就此认错,那么自己的权威性就必然会受到打击,以后再想推行新的法令,也定然会遭到抵制和反对。甚至于之前所施行的所有法令,也都会被推翻,这是他不能加接受的。但是,错了就是错了,若是不改变而强行推行下去,那结果就可能会像尉僚所说的:身死族灭。
进退两难之际,赵何出生了。赵雍总算是找到了借口,以庆祝新公子诞生的名义,缓行官吏改革。何者,儋也,也就是承担的意思。赵雍对这个新出生的公子命名,除了因为那句诗之外,对于自己的心中苦闷无人分担的感叹,也是可以感受到的。
不过,赵雍和贵族们对立的关系越发明朗起来,乐毅和尉僚给他的建议时,以战争转移矛盾。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使者悄然来到了赵国,让赵雍找到了矛盾的发泄口。
“成陵君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拜见寡人,不知何事?”
含元殿上,赵雍和乐毅诸人正襟危坐,看着同样坐姿端正,但是眼神却掩不住心事的成陵君,很显然,此人别有用心。
“在下是受我家大王所托,前来祝贺大王新添公子,相信赵国定然能在赵王的带领下,强盛若斯。”
成陵君倒是没有说谎,的确是受魏王嗣的托付,到赵国前来祝贺的。魏王嗣的想法很实际,继续和赵国作对是不变的国策,但是两国要保持表面上的和气。如今秦国和赵国结盟,暂时秦赵两国之间不会有大的争斗了。这个时候,魏国要做的,就是稳住赵国,而不被赵国攻击。同时,继续挑拨秦、赵两国之间的关系,加强秦魏同盟,这就是后话了。
而成陵君知道魏国有这个想法之后,也清楚魏王碍于面子,不知道该派谁去,他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苦差事。
成陵君如此踊跃,而不担心在赵雍面前被羞辱,自然是别有所求。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