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魏国的相邦选择问题,成为了近日来各路诸侯最关心的问题。说到底,这和魏国的地理位置有关,作为整个中原的十字路口,魏国的选择不可谓不大。随着张仪来到了大梁,张仪、公孙衍和田文三个候选人的竞争越发激烈起来。而且似乎每一个人,都很有潜力。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谁能够抢到先机,谁就能够在接下来的争斗中取得主动权。
然而这一切,最终在一队来自赵国使者的参与下尘埃落定。
虞信站在大梁王城外,等待传召的使者前来传见。他的目光打量着这座号称中原第一坚城的城池,思绪却已经不知道飞到了哪里去了。
随着燕王职继位,燕国越来越有生机,特别是一些天南海北的名臣能士,在听闻燕王求贤若渴之名后,纷纷前往效力,即使赵国也有一些人转投到了赵国。据他所知,一个叫剧辛的校尉就受到了燕王的特别器重,而这个剧辛,曾经就是赵国千金营中的将士。
出现这种状况,是赵雍始料未及的,于是在告知燕王之后,原本作为精锐的赵国百金骑兵开始有序的离开燕国,回到赵国,一些将领也撤了回来。若不是燕王职特别要求赵雍留下一支精锐驻扎燕国,作为王牌来抵抗来自齐军的报复,赵国可能已经远离了燕齐战场。
燕王职在经历了将近一年的休整之后,兵强马壮,已经在开始为收复南方被齐军占领的燕国土地而做准备了。这个时候做出这个表态,多少有些让安抚赵国之意,唯恐赵国在自己和齐军交战时,从后路袭击自己。毕竟,离蓟都最近的军都陉还控制在赵国手中,说句不好听的,只要赵国愿意,驻扎在军都陉的赵军上午出兵,一个时辰之后,蓟都就会被赵军团团围住。
而虞信作为赵雍的小师弟,也随着赵军从燕国撤退的潮流回到了邯郸。赵雍让他去燕国,是觉得虞信并非赵国官吏,身份不容易引起怀疑,没想到这个小师弟作为燕赵之间的联络官,在燕王职面前完成的非常出色,燕王甚至再三挽留,都被虞信拒绝了。这才得以回到邯郸。
赵雍终于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