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迎敌。这是暴鸢也无法控制的事情,信心这个东西,不是经过训练才能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不断战胜敌人才能获得的,很显然,韩军在这一方面做的很差。
和韩国人表现出来的疲软相反,赵袑也是初出牛犊,第一次领兵作战,但是这几年也没有闲着,先后在北疆和燕国锤炼,虽然不能和李拙、赵奢、庞煖等人表现那么出色,但是胜在中规中矩,这也是赵雍选择他的原因:不求大胜,只求稳定。
即便如此,秦国骑兵和赵国骑兵之间的差距,也足以在这场强强对话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即便是这支赵国骑兵不是百金营那种特殊部队,而是代郡训练的胡人骑兵,在面对秦国骑兵时,战斗力也是稳胜一筹。这倒不是说赵国人比之秦国人英勇的多,而是对于成建制的标准部队,在面对非建制部队时,很多优势就显露无疑了。
即便赵国这边打的风生水起,也掩盖不住韩国人的疲软。白起发动的攻击冲垮了暴鸢辛辛苦苦编练的韩**队,兵败如山倒。暴鸢只能感叹天不助我,让竖子成名,然后带着剩下的部队,向着新郑逃去。
赵袑见人家韩国人都跑了,自己再坚持也没有什么用,也在大破秦国骑兵之后,率军向着野王赶去。而后面的秦国骑兵想要追击,却因为已经丧失了战力,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赵国人从容离开战场。
这一战,秦军四万人以少胜多,击溃韩赵联军八万人,韩国主力三万人被尽数击溃,若非秦国骑兵被赵国骑兵重创,说不定白起还能凭借此战一战成名。更何况,相比于甘茂夺去了宜阳城,这次小规模的狙击战,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韩赵联军失败的消息传来,宜阳城一片哀声遍野。之前之所以能够吊着一口气,全是因为韩军尚有和秦军一较高下的资本,如今却两次被秦军打败,对士气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也正是因为此,本来还剩下一口气的宜阳守军终于扛不住秦军的持续进攻的压力,在据守宜阳八个月之后,终于陷落了。
宜阳陷落,意味着作为韩国战略枢纽的宜阳成为了秦军东进的桥头堡,自此秦军如龙入大海,可以自由出入函谷关而如入无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