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此事时真的呢?”
赵雍神色一转,“国尉的意思是...”
尉僚捻着这封国书,状若无意的说到,“根据我们的探报,秦军是在十天前才从宜阳出发,依照他们的速度,断然不会这么快到达咸阳,而从咸阳到达我邯郸,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尉僚分析到,“这也就是说明,至少在一个月前,秦王就已经崩逝了,而当时在他身边的,只有甘茂!”
众人顺着尉僚的话,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说明,至少甘茂和樗里疾,为了稳住局势,并没有立刻将秦王崩逝的消息散播出去。若是某所料不差,其目的和我们一样,就是担心公子稷能否担得起这秦王之位。”
“说起来,这秦王荡年少,虽然已经成婚,但是尚无子嗣,只有嫡庶兄弟数人,其中公子壮乃是其同胞兄弟,亦是秦惠文王的王后的子嗣,也和秦王荡颇有相似。只是不知为何,秦王荡没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而是要传给这个公子稷呢?”赵豹对于各国的典故都非常熟谂,这一点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这个倒是可以大胆猜测一番。”赵雍看着自己的大臣们左一言右一语的分析的不亦乐乎,自己也忍不住插嘴起来。“以我们现有的情报来看,秦王荡这个人虽勇武,却并非无谋。其继位之初,就知道要将相邦一职分为左相、右相两人,平衡双方的势力,以便于自己掌控。”
“与此同时,他既重用甘茂等非秦国人,提升自己的实力,来对抗樗里疾等秦国公族施加给自己的影响,又能掌控好这其中的度。仅此而言,秦王荡就并非是一个赳赳武夫。”
“之所以选择嬴稷,而非赢壮,实在是因为赢壮的优点,同样也是赢壮继位最大的弊端。”
在座诸人,只有乐毅几人明白了赵雍的意思,其余人等却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赵雍是什么意思。“为何赢壮的优点,又是他不能继位的缺点呢?”吴广显然属于后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