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只要保重身体,未必不能完成此事。小子学识不及先生万一,恐怕不但辱没了此书,更是辱没了先生的名气。”说到这里,眼泪已经湿润了双眼。
鹖冠子竟然露出微笑,看着虞信,似乎在看着自己最完美的艺术品。
“老朽自幼求学,跟随师傅潜心深谷,博览群书,自诩已经通究天道,师傅仙逝之后,除却师兄之外,早已不做第二人想。便有鸿鹄之志,离开鬼谷,希望调和阴阳,整顿乱世。”他脸上神色为之一振,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年岁。“只是天道缥缈,非人力可琢磨,几经周折游历,除了些许皮毛之术被人所喜之外,权谋学术,无一被人赏识,亦无以一己之力,裹挟百万之师,惶惶如犬。”
虞信跟随鹖冠子半生,自然知道老者际遇之乖张,非是常人所能比,今日听来,别有一番滋味。
“直到那日在邯郸,某遇天象示警,便遇到当今大王。从此往年相交,惺惺相惜。某惊讶于其思想之怪异,而其欣赏某之辅佐才能。方有这十几年来,赵国轰轰烈烈的变革之景。”
鹖冠子出身本就不俗,平生所学,更是远超诸人,只不过怀才不遇,直到人生的后半段才遇到赵雍。
即便如此,鹖冠子在赵雍的改革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无法比拟的,很多变法条目,多半来自赵雍和鹖冠子的讨论,再交由赵豹等人讨论。在赵雍改革最困难的时候,是鹖冠子支持他继续走下去。
更何况,鹖冠子不但对庞葱、李拙两人多有指点,即便是关门弟子庞煖、廉颇两个少年,也大有支撑起赵国的将来作用。
鹖冠子缓缓掀开被角,明显想要坐起来。虽然虞信不想让他受累,却知道老人执拗,只能慢慢扶他坐起来。
鹖冠子终于坐了起来,虞信细心的给他披上一件大氅。
“先生还有什么遗愿未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