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当事人知道,至德或粉饰暂且不说,至少这一世,太伯和仲雍坐不住了。
他们开荒江南,建立吴国,最重要的是什么?
奴隶!
开荒那等苦力活,平民是根本不会愿意去做的,唯有奴隶,死了也不可惜。
同样吴国最初的平民,其实也是活下来的奴隶,脱得奴籍,得了自由之身。
但现在,西岐的奴隶转为了兵籍,谁还愿意去开荒?
这两位已经够惨了,如今雪上加霜,会出现在朝歌,而且第一时间邀请苏护,正是同病相怜。
果不其然,苏护坐下后,三人甚欢言谈,大肆抨击,不多时身边的看客也围了过来。
苏护发现,虽然名家辩论有两派分歧,但聚集在这里的,绝大部分都是对改制抱有极大恶感和利益受到损失的反对者。
苏护原本还害怕星星之火,已经燎原,现在则安下心来。
看来大部分人还是明事理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风雅台不是谁都能进来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家财,会被直接排斥在外,能进来的非富即贵,基本都是奴隶主。
奴隶主分为两个团体,一伙是富足的平民,大部分是经商发家,奴隶代代相传,也就是后世豪门富族的雏形,另一伙则是小诸侯。
至于同意改制的,要么就是大诸侯,强盛军力,博取名声,要么则是心地善良,不忍心见到身而为人,奴隶过得猪狗不如。
对于小诸侯而言,他们不需要强盛军力,强盛死了还能造反不成?
对于奴隶主而言,善心是什么东西,他们只知道,本该属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