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京城的大雨终于停歇了,皇帝命大,也可能是那个少年第一次杀人,不懂关窍,没死。
\n
太子将皇帝安置在太安宫,那个禁脔收押刑部。
\n
太子跟前的人嘴很严,外人也不知道皇帝还有几息命数。
\n
西城的旱灾基本消解,太子代掌朝政,又派了几个得力的下属前去监工,暗中派人联络西城太守,让他把赵公公暗中做掉。
\n
太子守着规矩,做足了孝子和不得已的姿态。
\n
并且坚决不在正殿议政,下朝后也直接去太安宫旁的旧殿宇居住,说要侍疾。
\n
有一次,东宫的一位门客向太子进言,建议他趁着皇帝病重这个绝佳的时机直接登基。太子听闻此言,顿时脸色一沉,严厉地训斥了这位门客。
\n
文武百官当然看得出来太子在做样子,但是君子论迹不论心,太子都做样子做到这个份上了,没人会去说什么。
\n
宫里暂时安顿下来了,太子又要去解决关刑部的那位。
\n
李源和郑鹤好说歹说才把他给劝住,太子这半年受的伤加起来都够正常人躺个两三年了,像他这样无休止的消耗,迟早要出问题。
\n
那个突然捅了皇帝一刀的少年也不是什么变数,本就是太子和郑鹤安排好的。
\n
他们需要一个人去刺杀皇帝,能否成功并不重要。如今皇宫里是太子的一言堂,是死是活太子说了算。
\n
重要的是不能和太子有联系,要让文武百官都相信——太子只想要得到皇位和权力来整治朝局,而不是想让自己的父亲死亡。
\n
要让他们看到,皇帝是死于自己造下的孽,死于所有人意料之外。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