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功课。
\n
功夫不负有心人,谢愉恩在接下来的乡试、会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殿试上更是对答如流,被当时的皇帝钦点为状元。
\n
放榜之日,杜笙带着胞弟来了场榜下捉婿的欢喜大戏,由着杜笙做主,谢愉恩娶了恩师胞弟之女,出身江南书香世家的嫡小姐杜一南。
\n
有了恩师的照拂以及岳父一家的帮衬,后的谢愉恩带着夫人杜一南在京城置办了宅子安了家。
\n
但他从来没有忘记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也一直铭记着谢家的祖训,对谢家
\n
读书没有建树的族兄族弟颇有照拂。
\n
对待一母同胞的兄长幼弟,他也倾尽全力帮衬着他们一家老小,从不推脱自己的责任,族中之人若送信上门有所求,他也一定竭尽全力帮忙料理。
\n
谢愉恩有恩师和岳家的帮衬,老父亲去世后,便由谢老夫人做主分了家,谢老夫人跟着他去京城过颐养天年的幸福日子。
\n
分家时,谢愉恩只拿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祖田,趁着回乡办理分家手续的时机,他甚至还大手笔地给兄长幼弟在老家置办了巨额家产。
\n
家产丰厚到可以保兄长幼弟直到孙辈衣食无忧。
\n
可即便已经分了家,对于兄长谢怀恩和幼弟谢恒恩的子女,谢愉恩一直都当成自己的亲生子女来养育,亲自挑了两位西席老师付了束脩送回老家教授侄子侄女的学艺。
\n
可即便是这样,谢家蒙难之日,率先跳出来与谢愉恩父子、父女撇清关系的人,便是谢怀恩和谢恒恩二人。
\n
可见人心是养不熟的。
\n
谢荼站在抄手回廊上,看着益晖堂的方向,心里恨恨地想着: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