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吧,反正落雪前能开工,实在不行就只能等开春再开工。
结果没等来泥瓦匠,倒是把池远舟和刚从海康回来的张叔阳给等来了。
《幼学童蒙》刻得差不多了,已经刻好的部分池远舟都安排开印了,张叔阳也不负所望,找到了四海书院在整个大虞都算有名号的一个讲书给他们写了序跋,本以为可以显摆一下呢,结果还没走到宝峰县,路上突然听说衢国瀚海书院山长在宝峰县创办了一个青竹书院。
给他吓了一跳,心想青竹书院不是沈青越和姜竹盖的吗,难不成没等到他弄来序跋,把瀚海书院山长给弄来了?
他都没先去居安县,提前下船就奔宝峰来了,直奔池远舟家打听是怎么回事,这才知道瀚海书院山长竟然是那位赵先生。
张叔阳既感慨又庆幸。
心想多亏知道得晚啊。
要是早知道赵先生是瀚海书院的山长,他们的蒙书哪还用他去四海书院找人写序跋?
现在,他们卖书的时候可以多一个噱头了——
瀚海书院山长亲自编写的!
他简直做梦都能笑醒。
池远舟则要反过来,简直是怨气冲天。
心想这什么运气?
怎么好事都让张叔阳赶上了?
他在家每天念叨张叔阳千万别找到人写序跋,偏偏他期盼的没一件事是顺心的。
张叔阳这回其实也下了不少功夫。
一个才成立的书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