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姜竹答应了,顺便也买了几包调料拿回家,那个炖料包味道不错,冬天下雪不好下山的时候,他们在山上也能做肉吃。
第二天姜竹、沈青越叫上姜家俊先装了五十张竹帘,八盏走马灯,和他画的“海报”到码头布置。
几天过去,展馆又更新了模样。
外面卖瓷器的摊子摆得更整齐了,一个个小摊子像草市似的如格摆开,还夹杂了一些卖旧衣、卖杂粮、卖鱼、卖柴的小摊子,像个固定集市了。
不过可能因为天气冷,江边风还大,人不是很多。
有生意的还好,没生意的摊主都缩着膀子团成一团,还有绕着自己家摊子又走又蹦来取暖的。
展馆内温度也不比外面高多少,但好歹有墙能挡风,体感比外面要舒服多了。
面朝江面的一侧摊位也都关着窗户,只有餐食铺子到了中午、傍晚才开窗,饭菜的香气飘出去,都自带广告效果。
饿肚子的船夫、乘客看着旗幡飘飘的展馆本就新鲜,再闻见饭菜的香味儿,看见热腾腾的炊烟,不赶时间的都扛不住要靠岸看看。
上次来展馆内卖吃食的铺子开张的不多,这会儿全都开张了,进门先是免费的茶水摊,旁边紧挨着可以点菜的中档到高档餐馆,靠江一排都是吃的,还有宝峰县特产的小吃摊,一眼扫过去有已经做好了买了马上就能吃的小吃,也有现点现做的,不输县城内的大餐馆,鸡鸭鱼肉,汤水点心,样样齐全。
再一看价钱,也不贵,甚至因为县衙为了招揽这些吃食铺子来头两年不收租子,加之附近村子的菜价、肉价都比县城低,有些菜卖得比县城还便宜点儿。
家俊一路走一路看,都看馋了。
这可比他们村卖的吃的丰富多了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