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的灯火,亮了整整一宿。
当三杨各自怀着复杂的心绪,在黎明时分踏出公房时,天边已然泛起了鱼肚白。
他们知道,一个旧的时代结束了。
从今天起,他们要面对的,不再是一个需要他们处处规束的孩童,而是一位真正的君主。
这份转变,让他们感到疲惫,却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使命感。
而他们的新君主,似乎也下定了某种决心。
接下来的数日,整个乾清宫的气氛都为之一变。
朱祁镇一反常态,不再独自一人枯坐窗边,也不再沉迷于那些让阁老们心惊胆战的《商君书》或是边镇舆图。
他仿佛真的将自己放在了学生的位置上,每日都恭恭敬敬地将内阁送来的票拟底稿备好,再派陈安请三位帝师前来解惑。
这一日,乾清宫暖阁内,气氛一如往昔般肃穆,但却又多了一丝微妙的和谐与融洽。
朱祁镇坐姿端正,小脸上满是求知欲,他指着一份关于漕运整修的票拟,虚心地向杨士奇请教:“杨先生,此处言及‘改稻为桑,以裕国用’,朕记得,太祖朝似乎曾有禁令,不许轻易变更农田用途。不知其中可有典故?”
杨士奇心中暗叹一声,几日前,陛下在经筵上所言还是“王者执干戈”,今日却已能沉下心来,钻研这最繁琐的经济民生之事。
君王知向学,乃社稷之幸,他收敛心神开始耐心地引经据典,为朱祁镇剖析了历朝经济政策的得失利弊,以及农桑为本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