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几个村落的民房统统焚毁,并将所有的水井和水源予以彻底填塞和破坏。
现在唯一可虑的是,商站中积存的火药不多,无法支撑几场大战。若是敌人不计伤亡,发动持续猛攻,可能很快会将为数不多火药消耗殆尽。届时,仅凭两百多名陆军官兵和不到三百人的商社伙计、雇工,全部持以冷兵器接战的话,恐怕就无法面对四面八方蜂拥攻来的敌军。
另外,因为商站位于伊斯法罕近郊,囿于萨法维王朝的军事禁令,根本不允许拥有火炮之类的重武器,使得困守商站的官兵们也失去了赖以凭持的重火力支援,这对他们防守而言,将会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不过,官兵们和商社人员对于守住商站,还是报以极大地乐观态度。虽然,阿富汗人击败并重创了波斯大军,但面对一座拥有数十万人口的伊斯法罕,他们未必能攻得下来。在他们看来,一旦阿富汗人在攻打伊斯法罕时,吃了亏,损失一定的兵力后,必然会带着抢来的财物,撤围而走。要不然,等帝国各地的勤王兵马到来,说不定就被波斯人来一个里应外合,将他们一鼓聚歼于城下。
当三百多名阿富汗骑兵奔至商站近前时,便惊讶地看到这座方圆不过数百米的建筑群,宛如一座防御严密的堡垒。那些站在护墙上警戒防卫的人员,大部分都长着一副东方面孔,与传统的波斯人迥然不同。他们在看到数百彪悍的阿富汗骑兵杀到时,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慌失措的样子,就那么冷冷地看着他们,似乎充满了不屑和鄙视。
“他们是齐国人!”一名见多识广的部族战士高声呼道:“……这里一定是齐国人的商站!”
“嗯?……齐国人!”跟随吉尔扎伊人首领马哈茂德南征北战数年,尤其是数度杀入波斯腹地,袭掠地方,伊纳亚图拉·哈瓦拉扎米自然是知道齐国人的。克尔曼、亚兹德、设拉子、伊斯法罕,以及阿巴斯港、布什尔港,到处都有他们商人活跃的身影。甚至,就连他们的大本营坎大哈,都有几名狡黠的齐国商人和数量更多的齐国代理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