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那个被靖西大将军、北庭总督岳钟琪给赶到哈萨克草原上的准噶尔汗王噶尔丹策零在秦军因补给线拉长且物资供应不足而停止攻势后,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这厮凭借手中的万余军队,在极短时间里压制了大玉兹和中玉兹两部的反抗,随后派出心腹将领策凌敦多布(即大策凌敦多克)引兵四千余,杀入叶尔羌旧地(今新疆南疆地区),先后斩杀十余部落首领,屠回人数万,迅速平定了当地反叛势力,重新将该地区纳入准噶尔汗国势力范围之内,并从南翼威胁秦军,意图两路夹击,复夺伊犁。
另外,准噶尔汗国还从叶尔羌地向乌斯藏地区渗透。据悉,噶尔丹策零派出数波信使跟雪山大和尚勾连,准备驱逐秦军和亲秦势力,恢复佛国圣地。
面对此番情形,岳钟琪数度奏报朝廷,请求给予更多的兵源和作战物资,勿使准噶尔势力再度复起。
这要是让准噶尔人重夺伊犁,那么前期所有作战成果恐将化为乌有,整个西北局势恐再次糜烂。
因而,当齐国提出调停朝鲜战事后,秦国随即也扭扭捏捏地应允下来,开始与北明展开和谈。
不过,在年底时节,从汉洲本土传来大齐皇室变故的消息后,调停便突然中止了,将几方和谈人员给晾在了当场。
需知,齐国的政局变动,不论是对秦国也好,对北明、东丹、渤海三国也罢,绝对是利益攸关,不容轻忽。
朝鲜战场和两江流域战场也顿时沉寂下来,双方都极为默契地将各自军队向后撤退,彼此脱离军事接触,以待齐国政局的明朗。
短短四个多月,先是齐国太子薨逝,接着是泰平帝重新掌权,再到确立皇太孙,新任内阁组建,最后泰平帝驾崩,太孙继位,齐国政局保持了罕见的平稳过渡,未有任何“惊涛骇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