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掌控在手中。
出于财政上的考虑,同时也为了加强自身的权威,这位将军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一场机构精简改革,废除了旗本的官位和俸禄的世袭制,以此大量削减旗本数量。
他还提拔了一批在纪伊时就跟随他的家臣,将过去几代由侧用人(往往是有一群儒者作智囊)掌权的统治方式恢复到江户时代初期将军本人独揽大权的体制。
德川吉宗实施的内政改革中的最大难题,就是重建幕府的财政。随着新田开发几乎已经达到最大限度,矿山枯竭、金银产出量逐渐减少,进出口贸易的长期逆差,贵金属持续外流,再加上元禄时期的物价普遍上涨、灾荒频繁等诸多不利因素,都使得幕府财政长期陷入危机当中。
为此,德川吉宗在改革中采取的基本方针便是“增入减出,开源节流”。
享保六年(1721年)至享保七年(1722年)间,连年灾害导致歉收,不但国库的收入降到了最低点,连旗本的俸禄都发不出了。为此德川幕府除了向齐国紧急借贷五十万元,从朝鲜、吕宋、安南等地采买粮食外,还趁机发布“上米制”,即规定各藩上交的年贡为每一万石中需交给幕府一百石。另外,大名们“参勤交代”的时间也被缩短一半,以此减少了大名们在江户的开销。
同时,幕府发布“俭约令”,要求幕臣们节省各类开支的。后来,俭约令的对象扩大到各藩国大名,甚至对个人的生活消费,如婚礼上用几顶轿子这种事都进行了要求。不过,该俭约令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仍有不少藩国大名继续维持着他们骄奢豪侈的生活。
更让武士阶层为之欣喜的是,德川吉宗还恢复了德川纲吉时代禁止的鹰狩,不仅加强了幕府军队训练的强度,还仿齐国和北明模式,建立了一支全火器化的新军,部队规模超过六千人,极大提升了幕府的军事力量。
故而,面对长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