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入侵,会极大损害仙台藩的社会稳定和既有的经济秩序,半推半拒,既无力阻止,但也不明确鼓励支持,小心谨慎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这也使得双方之间的贸易额并不大。
待仙台藩第五代藩主伊达吉村继任家督后,开始在领内施行仁政,进行改革。吉村重建了初代藩主伊达政宗传下来的财政管理制度,再次施行买米制,以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吉村还积极开展与北明和齐国之间的走私贸易,从而获取商业利益。
在这种情势下,吉村努力恢复仙台藩的手工商业,组织纺织品“仙台平”的生产、矿山开发、奖励牧场等政策,扩大境内商品的出口类型和数量,以换回宝贵的发展资金。
这二十多年来,仙台藩从齐明两国进口武器、马匹、五金、铁器、皮革,以及其他众多工业制成品,输出日本工艺品、粮食、铜矿、硫磺。这些生意逐年扩大,给伊达氏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使得其本来就冠绝各藩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哦,对了,仙台藩还利用境内丰富的铜矿与北明、齐国两家合作制造假钱--其实,不论从工艺水平,还是铜金属含量,这造的假钱比幕府的真钱还要真--齐国出技术,北明出设备,伊达氏出原料,将这门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无数的宽永通宝从仙台藩流出,充斥于日本市场。
如今的伊达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已经将触手逐渐延伸至东北地区各藩,藩军规模更是暗中扩充了一倍多,武器装备也部分实现了火器化,还有一支规模不小的炮队,在武备上较其他藩国更为先进,作战思想和技战术水平因为有不少私下雇佣的齐明两国的退役军官和士官的指导,焕发出不同凡响的实力,就算与幕府新军相较,也不逞多让。
尽管实力与日俱增,但在幕府透露出“撤藩立县”的传闻后,仙台藩的内心深处便充满了不安和焦虑。
不安的来援在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其自身与生俱来的原罪。不像长州藩和萨摩藩,都位于日本最为偏远的西南方,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