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组建了一支小型的太平洋联合舰队,不定期巡航美洲西海岸,查缉走私商船,剿杀海盗,以此来维护两国共通的商业利益。
另外,随着齐国殖民势力延伸至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两国在应对西北部印第安人的反抗时,也达成了罕见的共识,开始合作剿杀这群桀骜不驯的土著。
17世纪80年代,齐国人尚未进入北美大陆时,在整个北部“边疆”和西北地区,无论是村庄、矿场、堡寨或传教点,当地的印第安人明确反对任何西班牙势力的存在。
第一次齐西战争期间,齐国人侵入墨西哥西海岸若干港口和村镇,他们不仅彻底洗劫了西班牙定居点,而且还将大量武器“流失”至印第安部落和村落当中。这也造成了1689年以及1696年至1697年期间印第安人大起义蔓延的范围更广,扑灭的难度也更大。
不过,搅屎者终被屎所溅。
待齐国从西班牙王国割取下加利福尼亚后,曾被两国驱赶的印第安人便大量聚集于这个非常不适宜人居的半岛地区,人数在两万至三万人。他们拿起武器,英勇反抗齐国人的殖民行动,破坏移民的庄稼,杀死移民的牛羊,甚至偷袭移民定居点,虐杀移民,一度搞的齐国人焦头烂额。
这些印第安人反抗的诉求主要是寻求部落的自治和土地的使用权,保护本族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仪式,并谋求与此前并不邻近的部落之间结成同盟。
此举,自然遭到了齐国人的拒绝,在他们所信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原则下,怎么会允许地方土著实现部落同盟,还要谋求自治、脱离管束?
于是,齐国人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中的屠刀,妄图驯化这些“不服王化”的野人部落。先后动员数轮民兵清剿印第安人,将他们赶过了科罗拉多河,进入墨西哥领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