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问题是,彼得二世在娶了多尔戈鲁基公爵的侄女后,似乎不太满意这桩婚姻,对皇后非常冷淡,让人家一直独守空房,却整日里依旧跟他那位年轻漂亮的姑姑伊丽莎白“厮混”在一起,导致他在死后没有留下一个子嗣。
在战争的第二年,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在忧愤中去世,又引发了帝国宫廷的一场政变,一百多名宫廷大臣、贵族、军队高级将领,以及显赫贵族遭到清洗,进一步加剧了俄军在战场上的溃败。
另外,帝国还面临艰难的多线作战,除了要在西方战线上应对急于复仇的瑞典王国外,在高加索和顿河流域两个方向,还要面对实力强劲的齐波联军和凶残野蛮的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夹击。
是役,俄军全面溃败,损失兵力超过一万八千余,器械粮秣也全部丢失,已无力再战。
秘密委员会七个人挑来挑去,认为安娜最合适。首先他是伊凡五世的女儿,是罗曼诺夫家族的合法继承人;其次安娜近二十年来一直住在库尔兰,和俄罗斯皇室没有联系,自然在俄罗斯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而且库尔兰此时还被瑞典人攻占了,可以说是无根浮萍,便于掌控拿捏。
所以,尽管伊丽莎白是最具法统的继承人,但却遭到最高秘密委员会的一致否决。
最后从年龄和资格上看,也比洛普辛娜(太老)和多尔哥鲁卡娅(太年轻)更合理。
接下来的人选就是年事已高的彼得大帝前妻洛普辛娜、彼得二世的妻子多尔哥鲁卡娅和伊凡五世的次女安娜(库尔兰女公爵)。
既然年轻的沙皇没有继承人,那么排序的话,新任沙皇的人选便只有从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子女中选择了。
虽然通过《俄波希尔凡和约》,以割让大片领土的代价,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