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的赫拉特地区纳入势力范围内,看着地盘是非常大,人口也算丰裕,加上还拥有五万余战力强大的军队,妥妥的展现出一副王霸之基。
基达城的周边还有丰富的铜、硫磺、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喀拉特汗国王室、贵族,以及一些来自齐国的商人纷纷在该地投资开建矿场,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大肆采掘,然后运往苏库尔,或售于莫卧儿帝国,或经印度河驶至沿海港口,销往海外。
在路途中,易卜拉欣·汗惊奇地发现,那些盘踞在沿途大大小小绿洲上的部落势力,似乎都非常卖齐国人的面子。他们不仅没有任何留难行为,反而会为他们这支驼队积极提供必要的食水补充,对商队里的齐国人更是极为客气。
八年前,齐国人以摧枯拉朽般的方式迅速击败了肆虐整个波斯帝国的吉尔扎伊人,表现出超强的战力,这让所有的地方割据势力无不噤若寒蝉,不敢轻易掠其锋芒。
目前,纳迪尔表明上看上去似乎势头发展非常良好,征服了周边所有地方势力和部族武装,并将他们全都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军事和利益共同体,然后据地自守,与萨法维王朝遥相对峙。
除了矿产外,喀拉特汗国还在齐国经济顾问的指导下,在境内大面积栽种棉花,以供本土日益增长的棉纺织原料需求。
你总不能说,就因为齐国曾两度击败了莫卧儿帝国,还重挫了马拉塔帝国,就实现了对印度的实际控制?
长途旅途是艰难的,也是异常乏味枯燥的,从坎大哈离开后,一路上向南,所经之处皆为漫漫黄沙和遍布碎砾的戈壁,暴烈的日头,强劲的狂风,时不时卷起的飞沙走石,仿佛使得整个商队都置身于地狱之中。
你既然都不能为大家带来利益了,那些山头林立的派系和各怀心思的部族武装凭啥要继续跟着混?
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