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当然,南印度地区所有人都知道,科钦王国之所以这般强横,并不是它武德充沛,自身很能打。
盖因,科钦王国的身后站着的是齐国人。
哦,也不对,在科钦王国,齐国人并不是站在后面的,而是从上到王国内阁政府首相府,下至税务征稽系统,乃至军队中的中高层军官,到处都有齐国人的身影。
唯有印度文明,很难在政治上实现统一,对外也从未有过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在文化上,随着阿拉伯文明崛起后,印度文明的上层建筑基本上盛行的也都是是真神教,而本土的印度教则备受打压和限制。
其他的历史时刻,印度文明都没有一个能依靠自身统一而强大的国度,从古至今,印度大陆各个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邦国政权,整个是碎成一地,根本无法形成合力,更无法将自身的文明发扬光大。
当然,在见识了齐国强大的武力后,科钦王国也审时度势,主动提出将王国的外交事务、港口管理、关税征收、道路建设、军事安全等诸多方面皆委于齐国,心甘情愿地成为齐国的保护国。
依附强者,虽然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自主地位,但却可以保证维系王室的生存和永久的富贵,这么一看似乎挺划算。
这个时候,印度文明便成为了外来游牧民天然的避难所。一个又一个的游牧民族从西北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河流域并定居下来,逐渐强大,继而开始征服整个印度大陆,建立起一个个庞大的帝国。当这个帝国衰弱后,印度的世界重新分裂,直到新的游牧民定居于西北旁遮普平原。
齐国在获得科钦港后,首先选择了他们作为殖民扩张的合作伙伴,从最开始仅是贸易上的交流往来,到最后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全方位领域的深入合作,被紧紧地绑在了齐国的战车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