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莫名其妙地招惹上是非。……最起码不要给邵大掌柜和谭大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去年间,“泰顺行”四老爷邵正笠在苏州城欣赏了他们表演的《牡丹亭》后,大为赞叹,不仅赏了不少银钱,还将他们整个戏曲班请到了广州,为邵氏老妇人八十寿诞宴上,连续演了三天,博得无数达官贵人和商人大贾的一致赞赏。
据不完全统计,大陆流传下来的戏曲剧种有三百余种,曲艺种类也有四百余个,民族民间器乐更有六百多种,其曲目剧种多达近万首。而有记载的的汉调、民歌、谣曲亦是浩如烟海,仅齐国数十年来转载记录的就约有两万四千多首。
期间,一位来自齐国的大商人看了他们的戏曲后,见猎心喜,便邀请他们前往齐国本土进行巡演。
大陆各类戏曲艺人,甚至民间马戏杂耍,或受邀,或主动组团前往齐国表演捞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当然,齐国发展数十年,除了积极引进华夏文化外,也基于世界文明的交互影响,也产生了许多内生的艺术类型。
但毕竟文化底蕴和民间艺术较拥有数千年历史的神州大陆还是弱了那么几分,再加之,当年齐国展开大规模移民时,所挑选的移民类型首选各类手工艺人、匠人、农人、医者、文人,以及大量有特殊才能的专有人员,导致在文化艺术方面就有点先天性不足。
说实话,要论文化之开放程度、娱乐之丰富多样、民间之喜乐无限,还当属齐国为甚,堪比宋时期的勾栏瓦舍、人间烟火般的繁盛和热闹。
尽管齐国立国愈九十余年,国家强盛,百姓富裕,各种民间娱乐生活也相对丰富多样。
比如,将传自欧洲的戏剧与东方传统戏曲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类似后世的舞台通俗表演剧,内容有悲欢离合,有市井琐碎,有爱情友谊,无所不包,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