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各种手段,阻碍其顺利进行政治和军事上的改革,防止其国力增强;东南边则警戒不断在德意志地区扩张影响力的奥地利人,同时还垂涎对方富庶的西里西亚;南边的萨克森和西边的汉诺威两个邦国如芒在背,是欲破之而后快的目标;在北边波罗的海,则不遗余力地要排除瑞典和丹麦的干扰,避免这两个昔日北欧霸主从海上威胁普鲁士。
在这种情势下,若是能在王国境内修建几条通达四方的铁路,便可以将有限的兵力迅速运至战事激烈之处,实现以快打慢,或者迅速形成局部兵力优势,这对普鲁士而言,不啻于实现自身军事实力的数倍加持。
当然,前提条件就是,普鲁士王国成为该地区唯一拥有铁路的国家,从而才能充分发挥这种便捷交通工具的巨大作用。
目前看来,普鲁士王国确实已经走在了最前面,可能会成为继法国、爱尔兰之后的第三个修建铁路的国家。
因为,以齐国跟奥地利人糟糕的关系,连政治接触都很少,别提会有什么正式的经济合作往来了,多半不可能帮他们在境内修建铁路。
而脑子不太好使的波兰人很明显还没意识到铁路的巨大好处,况且以他们办事拖沓,以及为了一点小事便争论不休的政治体制,就是想要引进铁路怕也是困难重重,继而变得遥遥无期。
汉诺威作为英格兰王国的共主联邦领地,简直就是乔治二世的私家财产,不太可能会从荷包里拿出一大笔钱以及施以大量政治和经济利益与齐国展开合作。
他们连英格兰王国对齐国的战败赔款都不愿意承担一个便士,更何况会将大量钱财换成一根根钢轨,然后就这么“扔”在地上。
而萨克森,位于中欧腹地,妥妥的内陆邦国,想要与海外进行交往贸易,都要穿过重重边境和阻碍,所以也暂时无法获得齐国的青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