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
随后,压延机、切削机、机锤、铣床、钻床、旋床等陆续发明,齐国的机器制造业最终建立起来,进入机器制造机器的时期。
要知道,齐国自建国起,人力资源的极度匮乏就一直是个致命的硬伤。在政府每年拿出大量财政资金加速移民、增加人口数量的同时,齐国还将无数的南洋土人强征为苦力,用他们的累累尸骨和无数生命为汉洲大陆的开发和工业的进步,蹚出了一条带血的发展道路。
因而,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约劳动力,齐国政府和工业企业也在不遗余力地加大机器制造业的投入,尽量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从而获得相对优势的生产成本。
而占据了绝大多数劳动力资源的农业生产也迫切要求技术革新,需要将更多的人力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
汉洲大陆广袤而辽阔,陆续开垦出的耕地面积更是与日俱增,相对于不丰的农业劳动力,也催生了大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工业方面的技术成就,恰好给这一要求提供了实现的条件。
于是,新式的播种机,刈草机、收割机、打谷机等纷纷出现,形成了农业方面的技术革命,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原料和足够的粮食保障。
工业革命的顺利进行,使齐国的商品生产迅猛发展。国内外贸易的增长,市场的扩大,以及国际联系的加强,空前大量的商品和原料急需远程运输,一切都对交通运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汉洲大陆孤悬海上,远离周边主要海外市场,这就迫使齐国不得不大力发展和推进海上运输业,积极提升船舶制造技术。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齐国所建造的船只速度越来越快,型制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在泰平二十五年(1729年),一艘排水量达八千吨的全钢制蒸汽船下水后,雄心勃勃的齐国造船厂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