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教育价值取向也主要强调学术自由、独立思考、研究导向、学问传承等,以培养出富有学术深度和严格的批判眼光的专业人才为目标。
不过,在齐国大学里的部分人文专业方面,也会对儒家经典进行辩证性地研究和学习,试图通过对历代先贤所著文典予以重新解读,将其与齐国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诸多社会问题相互融通,寻找出某种合适的理论支撑。
当年,太祖皇帝在创办大学教育时,曾强调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和反思的能力,并主张个体的自我实现与真理探索,同时,还要将学到的理论用于实际,相互印证、相互促进,切忌闭门造车、出门合辙,造成形而上学的空谈现象,这些观点对后来齐国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太祖皇帝还指出,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考和道德理念,也甚为关注实际问题和具体应用的学科,如社会科学、经济学、法律、政治等学科,认为这些学科有利于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不同于欧洲各国的古典大学,大部分研究和学习的内容以神学为主,齐国的大学则是禁止神学及宗教传播的,即使是传统的东方道教和佛教,也不能在学校里布道施教,发展信徒,至于与被打压和限制的天主教和真神教,那就更不能进入校园。
更值得称道的是,齐国大学的入学门槛不以身份和地位来决定,凡是能通过大学招录考试的学生,不分门第、不论贵贱,皆能入学就读。
对于家境贫寒的学子,政府和学校也会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资助,帮助其尽可能地完成学业。
毕竟,能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最终能考上万中挑一的大学,那绝对是帝国栋梁之材,其未来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和创造的财富也将是难以估量的。
要知道,这个时期,英格兰王国根据1662年颁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