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齐国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思想上也更为开放和包容,整个社会对女子接受教育和参加工作已普遍接受。随之,民间舆论便有了男女同校的讨论,认为学校也应开放女禁,允许女子就读综合性和专业性大学,享有男子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泰平十五年(1719年),内阁科技教育部颁布了《帝国中学学制》,正式规定:“初级中学可以男女同校。”
泰平二十三年(1727年),长安名华高级中学试行男女同校,就齐国的学校来说,开了风气之先。
而现在,帝国大学这种高等学府也开始试行男女同校,顿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议。
而作为老对手的长安大学自然也不会放过这种机会,不少师生对此是极尽嘲笑和讽刺,认为女子尚不具备足够的智力和能力来完成男子同样的课程,她们更无法理解那些专为培养男子逻辑思维的专业学科。
那么,堂堂帝国大学是不是要特意为这些招收的女子设置缝纫、绘画、小手工、育儿、家政等“女性科目”?
还有,这些女子进入帝国大学就读,与诸多男同学在共同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在“耳鬓厮磨”间,为帝国大学生出几个“小学生”?
当然,长安大学的学生们怪话连篇,未尝没有一丝嫉妒的心理。
尼玛的,男女同校,美人相伴,这可是“对月把酒时看剑,红袖添香夜读书”,此乃我辈文人的风雅之事!
在大学里,学生除了每周正常地接受教授和学者的知识传授外,一般大部分时间就是阅读大量书籍和文章或者跟课业导师讨论和交流学术思想,另外还有运动、会谈和娱乐,以及与其他同学的交往时间。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毕业的学生,自律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