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火,只是靠在冰冷的墙壁上装作没听到。
“哟,打架还累着你了。……睡着了?”
“柯兄刚才可是身手不凡,上场后可是接连撂倒两个人,宛如猛虎下山,赵子龙再世。”同样靠坐在墙边的一名瘦高同学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柯广永,笑着帮他解围道:“这会,想来是在蓄养精神,恢复一下体力。嘿,还别说,打这么一架,此时竟然感到浑身酸痛,也不知道是被长安大学那帮贼子暗算的,还是用力过猛而伤了筋骨。”
“切,你贵为吕宋的小王爷,平日里锦衣玉食,身边还有无数的仆役伺候着,多半没有此番打架斗狠的经历。像我这种自小在军营里长大的孩子,几乎天天都要跟人干仗,从小到大,也不知道揍过多少人。……嗯,当然,也挨过不少别人的揍。刚才那场架打的,算是小场面了!”
“罗兄,你家几乎世代从军,怎么到你这里,却要弃武从文,考入帝国大学,准备将来从政?”
“我家老爷子认为,家中全都是军人的话,武风太甚,杀气太重,所以就让我进入帝国大学就读,学学政治和法律,懂点经济和营生,看能不能在政府体系里混个名堂出来。”
其实,在齐国政治体系当中,文武之间并没有设置严格的界限。军中退役的高级将领和军官也会经内阁任命,充当政府行政官员,而许多海外领地的总督也往往会兼任地方警备总司令,若是战事一起,辖地驻军和被动员的乡兵皆受其统率,暂时承担领兵作战的职责,直至本土派来正式的战区指挥官。
当然,为了避免前宋时期那种文官不知兵而瞎操作的弊端,一般情况下,海外总督只有打不打的决定权,至于如何打,皆由地方驻军将领自为之。
不过,随着跨海电报技术的逐步普及,海外领地的大规模军事调动权和处置权多半要收回中央,经内阁或者皇帝陛下批准后,方能采取具体的军事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