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和限制,反而获得了齐国不遗余力的扶持和帮助,国土面积也从仅有的数百座小岛,扩张至婆罗洲东南一部,成为一個颇具影响力的地区国家。
苏禄自知真神教受到齐国的忌惮和压制,于汉兴年间(1670年-1685年),在齐国政治顾问的指导和帮助下,采取了政教分离的政治体制,开始逐步推进整个王国的世俗化改革。
随后,苏禄王国又在新制定的国家大诰(宪法)中删除了真神教为苏禄国教的规定,允许国内百姓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在国内法律体系中,废除了真神教法规,并且以齐国律法为蓝本,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等诸多法典。
苏禄王国还在齐国顾问的建议下,建学校,办教育,规定学校必须加强非宗教的专业知识教育,必须向受教育者传授齐国科学技术文化和思维方式。
绍宁十年(1706年),苏禄还进行了语言文字改革,用汉语代替阿拉伯字母,籍此彻底融入华夏文明。
在社会生活习俗上,苏禄也陆续废除真神教的各种陋规,提倡男女同样,妇女不戴面纱,抛弃部落时代装束,鼓励着华夏衣冠。
近二十多年来,苏禄王国政府还陆续还关闭了一些真神教宗教设施,废除宗教称号,废除真神教历而采用齐国皇帝年号和传统华夏农历。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禄王国的世俗化改革逐渐深入人心。曾经充满神圣气息的真神庙,如今已变为一个纯粹的宗教祈祷和心理慰藉的场所,不再成为控制子民内心信仰的专属工具。
在苏禄百姓的心中,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去关注神学教义,而是开始重视商业化的价值体系。虽然还是有许多信仰虔诚的人,但他们的数量逐渐减少,甚至在日常宗教洗礼时还不足以填满那些真神庙的庄严建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