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厚呀!”博德担忧地说道:“就喀尔喀蒙古诸部这般模样,别到时候将咱们给坑了!”
“咱大清还有其他选择吗?”弘暻闻言,叹了一口气,“渤海国一心想要往西边打,想夺取更为丰盛的叶尼塞河流域,他们对喀尔喀蒙古根本不感兴趣,无意向南用兵。若是咱们不支援喀尔喀诸部,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武力支援,信不信要不了一年时间,伪秦就能将他们这群怂货给平了!再者说了,咱们大清不趁着喀尔喀蒙古大乱之际,多掠些丁口回去,那得多暴殄天物?”
满清余孽在败退至乌梁海地区后,为了发展求存,积极联络渤海国,与这个昔日大清叛逆建立的王国形成了非正式的联盟关系,甚至还自降身份,以兄事渤海。
而渤海国为了确保自己西南侧翼的安全,也愿意支持清国在乌梁海地区保持军事存在,从而在喀尔喀和西域两个方向牵制大秦的力量。
于是,渤海国将北明和齐国提供的大量火器转售给清国,帮助他们击败了当地的蒙古和托辉特部及其他地方土著的反抗,迅速站稳了脚跟。
当然,渤海国给予的火器及其他物资援助也不是白送的,需要清国用毛皮、药材和金银来换,而且价格也是高得离谱。
但置身于乌梁海这种穷乡僻壤环境下的清国自然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渤海国的盘剥和压榨。
北边是俄罗斯人的地盘,西南是准噶尔人的势力范围,南边又是被伪秦控制的喀尔喀蒙古,唯有东边,穿过崇山峻岭,才能抵达渤海国,获取为数不多的武器支援。
可以说,清国所处的地缘态势极为恶劣,若是不能得到外部“先进文明”的支持,他们迟早就会跟当地的和托辉特部蒙古人一样,沦为一群愚昧而又无知的野蛮土著,成为他人的口中之食,最终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