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西边,但眼角余光却也盯着喀尔喀蒙古的方向。
因为不堪大秦“残暴”统治,喀尔喀诸部群起造反,再加上大清王国从中搅和,可以预见,整个喀尔喀蒙古地区必然会发生一场大规模的混战,造成无数汉人移民和蒙古牧民流离失所,沦为战争难民。
这对于同样缺乏人口的渤海国而言,将是一个吸纳移民的绝佳机会。
为此,渤海国除了给大清王国提供部分军械物资,任其在喀尔喀搞事外,还在临近喀尔喀蒙古的南部控制区内设置了若干移民安置点,准备接纳逃避战火的难民。
七月中旬,在喀尔喀蒙古骑兵的围攻下,除定边城(今外蒙科布多市)外,靖远城(今外蒙乌里雅苏台市)、遂宁城(今外蒙乌兰巴托)、抚北城(今外蒙西乌尔特市)等大秦所控制的数座重要军事据点皆被攻破,漠北都护府都督胥文春及以下数千军民尽数被俘,整个喀尔喀蒙古局势为之一变。
七月下旬,大清王国派出三千八旗骑兵进入巴彦地区,协同乌兰部两千余蒙古骑兵再攻定边城。
不料,漠西都护府都督彭丰年竟已携千余军民撤离科布多,暂时退往乌梁海左翼承化城(今新疆阿尔泰市)。
八月初,大清王国和硕雍郡王胤禛率使团来到库伦(遂宁城被攻破后,喀尔喀诸部王公将其名称重新变更为库伦,即乌兰巴托市),向诸多蒙古王公、台吉再谈满蒙一体,建议大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大秦的进攻。
不过,此举遭到车臣汗额尔德尼、札萨克图汗赫巴特尔等部分王公的反对,认为喀尔喀不该跟清国绑在一起,从而遭致大秦的疯狂进攻。
当年,就是清国从中原地区一路败逃至漠南,随后又退到漠北,才将汉人给一步一步地招引过来,从而才使得整个喀尔喀蒙古遭到大秦的沉重打击,最后不得不臣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