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胤祉嗤笑一声,“在坐的诸王、贝勒、旗主哪个不是赫赫武功之人?要是凭杀人多,就能被立为大汗的话,那我大清有数的几名巴图鲁岂不是也有资格成为大汗?”
“诚郡王,我大清自世祖皇帝(顺治)以来,嗣位之主皆由先帝指定,何来由诸王、贝勒和旗主共同议政选定?”议政大臣、镶蓝旗都统鄂尔泰轻声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矣!”胤祉说道:“那时,我大清国威鼎盛、兵强马壮,即使世祖皇帝以幼龄继位,仍无碍于我大清席卷天下,定鼎神州。待我大清入关以后,攻城略地,不到数年时间,便几乎尽占中原之地,创万世之基业。故而,在世祖皇帝驾崩后,愍宗皇帝(康熙谥号)遂被定为我大清继任皇帝,于天下大局,并无不妥。但现在是个什么情形,大家伙都知道,喀尔喀蒙古桀骜不逊,且又畏缩避战,未敢与我大清联合,准噶尔遭到伪秦连番重创,却想从我大清这里找补,始终持敌视态度。北边罗刹人凶狠残暴,人种文化与我大相迥异,希图纳我大清为奴。渤海国虽与我大清交连相通,但却以我为沟壑篱笆,多加利用,属实不可轻信。我大清在这般群狼环伺的险恶之境下,由一个二十来岁的黄口孺子来统领我大清,诸位晚上可睡得着觉?”
“既然毅郡王弘昉太过年幼无法统领我大清,那么诚郡王以为谁能继承大汗之位?”侍卫大臣、满洲镶红旗都统傅良问道。
“大汗诸子年幼,无以威信统领我大清,那么可在成年诸王之间择年长者为之。”淳郡王胤祐(老七)开口说道。
此言一出,在坐的所有人均齐齐地看向他。
胤祐是心向庄郡王(老二胤礽)呀!
“大汗以下,庄郡王为长,所以咱们就选他为继任大汗。”胤祐丝毫不顾忌大家投来的异样目光,径直说道:“在这非常之时,咱们也别扯来扯去了,就这么定下了。当年愍宗皇帝北狩漠南时,就曾多次公开表示,有意立庄郡王为嗣,不过囿于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