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巨舰,这才是男儿最值得向往的事情!”就在“山号”即将起航之际,舰长王远成回头看着那艘静静地停靠在码头泊位上的舰队旗舰“利樱号”,眼中的羡慕之色无以言表。
尽管,“山号”满载排水量高达一千六百吨,搁到欧洲的话,那也绝对是属于巨舰般的存在,但在两千五百吨的“利樱号”面前,那只能算是小弟弟了。
更不消说,“利樱号”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铁甲舰,可不是“山号”这种铁肋木壳战舰,在外层仅包裹了一层薄薄的铁皮的传统战舰所能相比的。
泰平二十二年四月(1726年),“利樱号”铁甲舰在几内亚湾与英格兰海军首次接战,便凭借其“船坚炮利”的优势,大杀四方,犹如闯入羊群的狮虎,勇不可当,给英格兰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不仅是舰船和人员损失上,还是他们脆弱的心理上,都遭到了重创。
随着铁甲舰在齐英海战中大放异彩,并通过一场场实战,证明了该类型舰船在海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齐国海军在战后的数年时间里,开始陆续淘汰木质风帆战舰,转而批量采购威力更为巨大的铁甲舰。
在将煤炭用作动力之前,风帆战舰始终扮演着海洋征服者的主要角色。
风帆的使用,把士兵从笨重的划桨劳动中解放出来,取代或部分取代了人力推进船只,这在航海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在掌握了风帆动力后,人们逐渐摆脱了海上机动的困境。风帆战舰拥有几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可利用多向风长期漂泊在大海上,并可到达以前从未到达的海域。
不过,风帆舰船有难以克服的弱点。
其受天气的制约过大,若不起风或风力小,就无法进行机动。而动力(风力)的局限性,反过来又限制了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