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随着齐国海上力量的日益崛起,这些海盗的活动空间和劫掠频率遭到极大压制。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齐国先后占据了银月岛(今大科摩罗岛)、望乡岛(今毛里求斯罗德里格斯岛)以及马达加斯岛西海岸后,在该地区入驻了一支西印度洋分舰队,不断在该海域执行武装巡逻和打击海盗的行动,并陆续端掉了海盗位于马达加斯岛东海岸和圣玛丽岛几处巢穴,使得猖獗一时的南印度洋海盗活动就此销声匿迹,彻底恢复了该海域的正常航行安全。
而波旁岛殖民地遇到的另一个困难是,最初很长一段时间内岛上的法国移民没有找到适宜在岛上生长的农作物。
呃,准确地说,是没有找到能实现巨大收益的经济作物。
尽管,岛上有着肥沃的土地,但移民们从未善加利用,却时时刻刻在与热带疾病和风暴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法国人对荷兰人所经营的东印度群岛香料生意垂涎不止,曾多次试图在波旁岛上种植香料,但都未获成功。只能栽种一些谷物和稻米,以解决岛上数百移民的生存问题。
但是,海外殖民是要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可不是为了在这座小岛上这般苟延残喘。
因此,寻找适宜岛上种植的农作物,特别是能创造价值的经济作物,就成为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1708年,一支满载齐国南洋群岛产香料和咖啡的荷兰商船队在毛里求斯岛停靠,补充淡水和食物。这一幕恰好被前来访问的波旁岛时任总督马蒂亚斯·让·莱索尔看到,瞬间受到了启发。
据说,位于齐国北方的南洋群岛气候和地理条件跟波旁岛几乎相同,那么几无任何产出的波旁岛是不是也可以种植咖啡这种拥有巨大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