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其实,船队在进入桂河河口后,并未真正进抵桂州城,而是在经过河口的临江城(今澳洲珀斯以南费里曼特尔市)后,还要沿河上朔近二十公里,方才驶到目的地。
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以桂州为核心,周边建立了星罗棋布的城镇和村庄,是汉洲西南地区人口最为稠密、经济最为发达的、科教文化也是最为昌盛的地方。
据173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桂州已成为汉洲本土第五座人口规模突破五十万的超大型城市,为五十三万八千余,较二十年前足足增长了一半还多。而且,随着印度洋贸易的持续繁荣,以及当地适宜的气候环境和不断增长的就业岗位,人口增加速度更是丝毫不减。
桂州,仿佛就是天生为财富而生的城市。
汉兴五年(1675年),西南地区发现大量金矿,引得无数淘金者蜂拥而来,使得这座偏僻的西南小城立时变得兴旺起来,在短短十余年,桂州便发展成为人口突破十万规模的大城市,并随之建立起了一系列工业厂矿,为印度洋西海岸最大的经济中心。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推进,钢铁、煤炭、机械制造等诸多重工大兴,使得国内对西部地区的铁矿需求与日俱增。
而桂州作为矿石运输的重要节点,很快便成为西南航运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更是进一步助推了当地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发展。
西南淘金热还未沉寂,黔州又传来金矿的消息。
尽管,黔州的淘金热曾一度引发了桂州人口大量外流的现象,但却吸引了大量财富的涌入——作为距离黔州最近的大城市,那些淘金的幸运儿在回到汉洲本土时,理所应当地将桂州作为自己的落脚地——并带动当地旺盛的消费需求,继而从汉洲本土及海外引来更多的移民。
当年,为了就地冶炼西南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