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首屈一指的大商行,就算是朝廷索取过度,也未必能伤的了你们半分筋骨。不过,地方衙门这般贪婪,倒是……倒是不免吃相难看了一点。既如此,莫如将你们邵氏产业逐步转移到齐国境内,或许可彻底免除此类麻烦。”
“难呀!”邵正笠叹了一口气,摇头说道:“我泰顺行历六十多年,方有今日规模,主要经营业务也都在大秦境内,哪能轻易转移过来?且熬着吧,好歹朝廷和地方衙门没有逼迫过甚,尚留我邵氏一口饭吃。呵,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佩服骆掌柜,十几年前,只身一人来到齐国,通过自己的一番打拼,竟然创下如此大的产业,委实让人钦佩呀!”
“邵兄,你莫要在此取笑于我了。”骆远兴尴尬地笑着摆了摆手,“比起你们邵氏的泰顺行,我这点生意可就相形见绌。……呵呵,微不足道,微不足道呀!”
开什么玩笑,你们邵氏的泰顺行那可是巨无霸的存在,产业遍布大秦各地,而且还在齐国投资了无数的大型商社、银行、保险、船运公司以及矿场,在南洋诸岛建立的种植园就有四十余处,跺跺脚,也是能在齐秦两国工商届引起剧烈震动的。
至于说什么产业无法转移,那也绝对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这十几年来,你们邵氏差不多将泰顺行近半的资产都陆续转移到齐国了,包括你这个四当家在内的数十口邵氏亲族也都入籍了齐国。
可以说,若是大秦朝廷某一天寻借口查抄了你们邵氏的泰顺行,你们也能凭借转移至齐国的众多资产财富,可以跻身齐国前十大富豪家族之列。
呵,至于我们骆家在齐国创立的“骆记”商行,可能在大兴府成德县(今澳洲伊普斯维奇市)还算颇具规模小有名气,但要跟泰顺行比起来,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这十几年来,“骆记”商行凭借父亲在大秦境内的政治资源和盘根错节的关系,将进出口贸易做得风生水起,钱也是赚得盆满钵满,迅速积累了丰厚的身家。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