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教学为前提'。”
“你媳妇懂法就是不一样。”小陈收拾器械,“我堂哥开健身房,被坑过两年课时费,现在见着合同就头疼。”
朱凯旭套上胡云曦织的灰蓝条纹毛衣——针脚比婚纱上的云纹工整多了,说是跟李丽学了半个月。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U盘,里面存着十年训练笔记的扫描件,分技术、心理、伤病三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都标着胡云曦的字迹:“给小凯的学员们”。
青禾体校的训练馆飘着橡胶味。朱凯旭站在跨栏前,手指蹭过栏架的金属边缘——和国家队的训练架一样的高度,只是刷成了明黄色。
胡云曦靠在门口,抱着个牛皮纸袋,里面装着《聘用合同补充协议》《学员安全责任书模板》和她连夜查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服务规范》。
“凯哥!”三个穿红色训练服的小孩从器械区跑过来,扎马尾的女孩拽他衣角,“陈教练说你要教我们跨栏!”
朱凯旭蹲下来,女孩发梢沾着草屑——和他带省队后备队时那些孩子一个模样。
“先考你们个问题。”他指了指栏架,“跨栏时前腿要怎么摆?”
“像小燕子飞!”戴眼镜的男孩抢着说,“你去年开放日教过!”
胡云曦翻着合同,耳尖却竖着。朱凯旭的声音混着孩子们的笑,比赛场上的呐喊轻软,像春风吹过稻穗。
她抽出钢笔,在合同“乙方义务”那页画了道线——原句是“教练需配合甲方参与宣传活动”,她在旁边补了:“宣传内容需与教学相关,单次时长不超过两小时,每月不超过三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