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其实嘉隆帝还真是这样想的,水泥路的事情一报上去,嘉隆帝立马就明白了这东西的战略价值。
\n
于是嘉隆帝当即召自己的智囊团入宫,等到了后面却在如何赏赐顾文承上面犯了难。
\n
顾文承到禹州才半年多,若是直接升官那么刚刚被顾文承治理了个开头的禹州就得扔给其他人,这不合适。
\n
至于赏赐顾文承的父母?也有问题,因为顾文承是寒门出身,他父母之前都能普普通通的农户,要赏赐也只能赏赐一些金银细软,这样显得皇帝也太小家子气了。
\n
后面还是礼部尚书提醒,这次水泥路的事情顾文承的契弟姜余在其中出了大力气,陛下何不赏赐姜余。
\n
就在众人诧异的目光里,嘉隆帝一拍脑门直接往姜余身上按了一个官。
\n
这其中还有一道隐藏的意思,就是皇帝认可姜余作为商人在禹州做的一切。
\n
如今朝廷开放港口,正在进一步收服琉球,朝廷开海,南方那些豪强乡绅自然不满,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君,舟也;人,水也。”其中的“人”指的可不是普通百姓,而是豪强士族。
\n
嘉隆帝通过这一点来告诉新建港口那边的豪强乡绅和同豪强有联系的官员们老实点,别老和朝廷对着干。
\n
皇帝高瞻远瞩,并且一视同仁,今天能给一位有功劳的商人赐官,明天若是南方有人能做出功绩,也会有赏赐。
\n
顾文承道:“别有压力,陛下赐官,就是认可你在禹州做的事。”
\n
姜余终于放心了,也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赐官,虽然自己这个官位只是个不入流的荣誉官职,但是说出去好听啊。
\n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常规流程,接受众人道贺,然后晚上摆宴吃饭,在听一波众人的吹捧,真的能姜余和顾文承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