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从那时开始没落,人称此案为“乌衣案”。
\n
冤情得以重申,侯府沉冤昭雪,上天似是也被感触,十月份便落了雪。
\n
再说喻勉,他出身世家,年少进士及第,本应官运亨通,却受“乌衣案”连累,被外放十载,直到前年才被召回,担任大理寺卿后,他冒着忤逆圣上的风险,为“乌衣案”翻案,终如愿以偿。
\n
这在年前是段佳话。
\n
坊间传言,喻勉苦尽甘来,定能否极泰来。
\n
却没想到打脸来得如此之快,从风正气清的大理寺卿到兵无实权的交州司马,这是御前正三品和地方从五品的区别,不少人揣测喻勉犯了何事。
\n
不然这京官当得好好的,缘何又被外放?
\n
是了,定是圣上也受不了他那阴晴不定的性子。
\n
在太后,东宫和皇帝三派鼎足而立的朝堂上,结党抱团蔚然成风,喻勉独树一帜,谁也不攀附,且谁都得罪。
\n
从暗讽太后牝鸡司晨,到直言太子性情软弱,再到谏言圣上独断专行,喻勉向来是不遗余力的——
\n
这不就把自己遗出局了。
\n
晚间将至,山野逐渐弥漫起雾气,更衬得喻勉身形索然寂寥。
\n
草丛窸窣,脚步声轻盈,听得出是有武功底子的,但刻意放缓步子,为的是给喻勉提个醒——他要过来了。
\n
“喻兄。”温润清朗的音色在身侧响起:“我去府上找你,管家说你不在,我便猜测你来了这里。”
\n
喻勉稍稍侧眸,波澜不惊的目光落在了青色人影的身上,“左大人有何贵干?”这句话问得颇为例行公事,但更多的是漫不经心,似乎对方回答什么,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