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之后这个规定一直延续至今,乌衣巷也因此设有一间专门的文书室,用来存放这些卷宗文书。
\n
梁眠在密密麻麻的柜子里辨了辨方向,走向角落的一只柜子,搬来梯子打开最上面的柜门。
\n
沉封多年的柜门再次被打开,里面滚出积年的灰尘。
\n
他拿衣袖挥开眼前的浮灰,露出里面塞得满满的卷宗,“苏都知,应该都在这里了。”
\n
一柜子的卷宗文书全部送进苏露青的书房,梁眠站在一旁,问,“苏都知,你要查什么?”
\n
苏露青随手拿起堆在最上面的卷宗,看卷外封口处的钤印。
\n
这是当初御史台送来的,里面记录的是永嘉元年中书省一名起居舍人的供词。
\n
她走到灯下,将这份供词大致看过一遍。
\n
是关于先皇立下遗诏的事,起居舍人负责录制诰之音,那日也是他在场,目睹了立遗诏的全过程。
\n
这是永嘉元年最轰动的案子,那年也只声势浩大的审理过这一桩案子——
\n
先皇驾崩,因其在位时不曾立过太子,只在遗诏中言明新皇人选,就是如今的永嘉帝,元俭。
\n
新皇继位,依例宣读遗诏,但核对遗诏时,却出了大差错。
\n
据说当时只有中书令裴衡手中持有一份遗诏,备份在宫中御库的另一份遗诏不翼而飞,元俭的正统之位当即摇摇欲坠。
\n
裴衡被指有矫诏之嫌,幸亏有朝中元老苏况领头核对遗诏笔迹,断定是真迹无疑,也变相肯定了元俭的正统地位。
\n
元俭这才得以成功继位,但手握遗诏的中书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