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她听出未尽之言,将手令折好,坐在桌边,“折损粮草运往何处处理,没有写明?”
\n
秦淮舟点点头,“这里面能做文章之多,可见一斑,如果顺着这条线往后推,连去年淳德七县那二十万担无故被换成麸糠的赈灾粮,都与之有关。”
\n
苏露青很快也想到,此案虽然已经结案,也因此成了揭开后续重重迷雾的关键,但那真正的二十万担米粮,和掉包之后本应还余出的四十万担麸糠,至今还不见踪迹。
\n
想到这里,她看向秦淮舟,故意先往另一个方向猜,“这么说,大理寺查到麸糠的下落了?”
\n
秦淮舟摇摇头,“这批麸糠究竟存不存在,还在两说。关键是,这样一批米粮,除了朝廷下令运送以外,其他任何人运输,都会立即被人察觉,更不用说运送二十万担所需的人力、物力,即使整个户部都参与其中,也未必能完全做到隐秘。”
\n
说着话,秦淮舟铺开一张纸,画出一个位置,“太仓在禁苑,所储米粮供城中百姓所用,禁苑之中有大量禁军驻守,如果从这里下手,很快就会被禁军发现。”
\n
之后他另画出几处位置,接着说道,“运送到长安的粮草,大部分走的是水路,经漕渠,进西市码头,之后,粮草会再次送往不同的粮仓存放,除了送往各坊,还有一部分会通过永安等渠,运到城外。”
\n
苏露青单手托腮,看他不断挥笔在纸上画过,心中跟着思忖:
\n
一旦出城,这些粮草在途中具体都经了谁的手,即使是户部负责押送的官吏,怕是也说不清楚。
\n
图上画下的除了太仓,还有义仓、转运仓、军仓等,用途各异,平时运作起来井井有条。
\n
这些粮仓在出纳上涉及的钤印文书同样正常得很,所以就显得粮草折损格外显眼。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