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如果是面对面,刚拍下手镯的冯太太可能会这样回答方锦惜:四万不到的价格,很贵吗?她随便买件首饰都不止这个价呀,至于是不是足金,她不care呀,喜欢就买呀。
\n
下手这么痛快,一是因为她真的不缺钱,二来呢,这么多年的购物经验,让她练就了独到的眼光,别的方面不敢保证,在珠宝上,东西是好是坏,她真的是一眼就看得出来。
\n
其实还是有点美中不足,这只黄金珍珠镯啊,黄金不用说,只要是足金的话成色都差不多,只是这珍珠有些遗憾,若是配上她收藏室里的海水珍珠,那就更加完美了,不过看在工艺的份上,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大不了以后让师傅换上自己的珍珠就是。
\n
也就一天的时间,两样黄金珍珠饰品就飞速卖出去了,方锦惜和明枳说这件事的时候明枳也是有些惊讶。真是无论到哪都不缺有钱人,看来只要东西做的好,是不愁卖的。
\n
看来他们店里以后的分工要做些调整了,她会把时间向这类精工品倾斜,而日常款式,不用说杨叔郑叔和秦姨,就连晓棠都能独当一面了,更何况,他们店里最近又新添了三位员工——赵师傅、钱师傅和孙师傅。
\n
没错,就这么巧,他们的姓氏刚好是赵、钱、孙。
\n
这位赵师傅是秦姨的师姐,她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相当丰富。听秦姨说她从小被送到戏班里学唱戏,后来嗓子没过发育关,转而在戏班里当起了梳头师傅,后来戏班解散,她又被一位老银匠收留学起了打银的手艺,两个人走南闯北走家串巷,再后来老银匠去世了,她看到明氏的招工后进了明氏,改做起了打金。
\n
其他两位师傅也是杨叔秦姨他们介绍过来的,是他们的以前的同事,也曾经是明家班的一员,在听说了杨叔他们的近况后,就托杨叔打听了店里最近还招不招人。
\n
前前后后大约后十来个人找到了杨叔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听说的,说是杨叔他们在明枳这里待遇特别好、工作环境也好。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