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很是满意,李隆基微笑着朝高力士摆了摆手,接着,高力士便从袖中掏出了一份圣旨:“寿王李瑁接旨。”
\n
“儿臣李瑁接旨。”李瑁轰然跪地。
\n
“朕绍膺骏命:十八子寿王李瑁,恭孝仁义,允文允武。前虽有小过,然知错能悔,朕心甚慰,是宜褒编,以彰潜德。兹授尔开府仪同三司,剑南节度使,益州大都督,总揽剑南军政事宜。望奋之勉之,勿负圣望,钦此!”
\n
高力士走上前去,将圣旨小心地放到了李瑁地手中。
\n
“儿臣李瑁谢父皇隆恩。”李瑁双手恭敬地接过圣旨,跪地谢道。
\n
李隆基微微弯腰将李瑁扶起,深深地呼了口气,颇有几分感慨。
\n
“自打三年前,朕册封三郎为太子后,三郎便频与地方联络,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范阳节度使王斛斯均与他颇为相得,朔方节度使王忠嗣与他更是总角之交,太子得到群臣的认可当然是件好事,朕也很欣慰,但储君毕竟还是储君,有些事情做得早了,未必是什么好事,这些道理你明白吗?”
\n
“儿臣自然明白。”李瑁心中细数着方才提到的几镇节度,无一不是手中强兵的重镇,李亨竟然与这些人交往甚密,李瑁一下子便猜到了李隆基的意思。
\n
李隆基便是靠着兵变当上的皇帝,方才李隆基列举的几大节度兵力之和已经达到了大唐总兵力的一半,你一个太子联系这么多的节度使,你想做什么?
\n
虽然李亨性情优柔,必然没有李隆基当年的胆魄,但以李隆基多疑的性格,有岂会放任局势这样发展下去?
\n
恐怕此时,李隆基心中对李亨的防备和猜忌已经很深了。
\n
果然,李隆基方才说完,又轻轻拍了拍李瑁的肩膀,微笑地看着他的眼睛,似乎在鼓励或者是诱惑着什么。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