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安禄山的存在让杨国忠觉察到了巨大的危机,为了处理好安禄山之事,杨国忠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先是加封吉温为御史中丞。
\n
紧接着,又过了月余,杨国忠上表李隆基,吉温为人刚直,在任内政绩斐然,朝政清明,调任吉温为范阳节度副使,蓟州太守,御史中丞职不减,用以监察河朔诸政,监视安禄山。
\n
其实很显然,杨国忠将吉温调入范阳为的就是搜寻安禄山的罪证,用意指证安禄山有谋反之事。
\n
吉温也是当朝酷吏,和杨国忠的另外一名心腹罗希同称为罗钳吉网,最善构陷之事,无论安禄山有没有谋反之一,只要杨国忠愿意,都可以安排吉温找出安禄山谋反的所谓“铁证”,借此打杀安禄山,确保自己的相位固若金汤。
\n
杨国忠本想着以吉温的本事,想要构陷安禄山这样的军旅粗人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可是杨国忠在京中等了许久,却没有等来吉温的半点消息,反倒等来了安禄山的请功奏折。
\n
安禄山在奏折中大肆表彰吉温之功,极言其能,简直堪比汉之萧何,三国荀,甚至不惜将河北大捷的边功往吉温的身上推,请求李隆基加封吉温为兵部侍郎,充闲厩、苑内、营田、五坊等副使。
\n
杨国忠看到这封奏折,先是愣住了,紧接着便是无尽的怒意。
\n
吉温是他的人,何是轮到安禄山来为他请封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吉温已经背着他投靠了安禄山。
\n
难怪吉温在河东呆了许久竟迟迟没有消息传回,原来竟是拜入了安禄山的门庭。
\n
杨国忠看着奏折,当即便回府上奏准备弹劾吉温徇私枉法,但杨国忠连奏折都写好了,思量了再三却又将奏折撕掉了。
\n
吉温是他一手举荐的,之前为了将他退到范阳节度副使的位置他对吉温不吝褒奖,说了许多好话,若是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