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你来此为的正是此事。”
\n
章仇兼琼道:“殿下但请吩咐。”
\n
李瑁道:“安禄山返京一夜,现在想要追赶恐怕不易,本王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陇右的三十万匹战马,若是陇右的战马全部到了安禄山的手中,他的实力势必大涨,到时又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你即刻以兵部的名义行文朔方及陇右这关隘,一应过境马匹均需严查,若是数量过千则需兵部调令,若无兵部手令不得放行。”
\n
唐玄宗重边功,兵部政令仅限于大唐腹地,到了边境,兵部的政令还比不上节度使的一句话,限行令已经是兵部在地方保有的少数权力之一了。
\n
不过如今的边镇兵骄将傲,就算是在兵部的权责范围内,那些将士也未必会遵从,若是安禄山以重金贿赂,恐怕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接放行的可能多,于是章仇兼琼回道:“殿下之命臣马上就办,只是以眼前的情形,兵部的政令到了节镇恐怕难以施行啊。”
\n
李瑁想了想道:“无妨,你拟好政令后便将政令拿到本王这边来,本王以天策上将之名在其后署名,节镇不敢不从。”
\n
李瑁虽然少涉其他节镇的军务,但天策上将毕竟还是大唐名义上的武臣之首,而且李瑁本身也是实权在握,地方守将绝不敢视而不见。
\n
章仇兼琼得了李瑁这句话,立刻躬身道:“臣这就去办。”
\n
说完,急匆匆地离开了。
\n
安禄山走地匆忙,走地蹊跷,他的离去给李瑁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n
昨日安禄山已经察觉到了朝中实权派对他的杀机,这次他逃回河北,就绝不会再回来,这也就意味着离安禄山造反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n
而他造反最有可能的时间就是在安庆宗和荣义郡主的婚期,届时李隆基再招安禄山进京他必然会百般推辞,倒是他便只有起兵造反一条路可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