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日后,河北,魏州城。
\n
毕思琛站在高耸的城墙,看着城下的范阳军,嘴角泛起了一丝不屑。
\n
城下的范阳军根本没有半点百战之师的模样,稀稀拉拉地分散在魏州城下,没有半点精锐边军该有的模样,反倒比起毕思琛七平八凑的军队还有所不如。
\n
“哈哈哈,安禄山就是带着这群散兵游勇来攻打我魏州城的吗?”毕思琛指着城下的范阳军,对身边的副将得意地笑道。
\n
毕思琛的副将和毕思琛也是一路货色,听见毕思琛这么说忙奉承道:“安贼大军如此散漫,这等于是将军功拱手送于大帅手中啊!”
\n
毕思琛听到副将口中大帅的称呼,脸上的笑意更甚了。
\n
天宝年间,大帅之称仅属于十大节度,若不为节度使,就算是十六卫大将军也不敢当而皇之地自称大帅,副将的话正中毕思琛的下怀。
\n
正如杨国忠所许诺的那般,等到他平定了安禄山的叛乱,安禄山的范阳节度使之位就是他的了。
\n
早年他和高仙芝争安西节度使失败,只能进京投奔杨国忠,如今他也算是快圆了他的心愿。
\n
毕思琛和副将在这里臆想,一旁的魏州刺史崔沔的脸上却露出了满满的疑色。
\n
“范阳乃北疆精锐,多是身经百战的劲卒,安禄山本人更是一员宿将,经战阵无数,岂会如此无能?”崔沔指着魏州城下的范阳军不解道。
\n
毕思琛听到崔沔质疑的话,脸色一下子阴沉了下去,满脸不悦地回道:“崔刺史这是不相信本帅的判断吗?安贼造反失了民心,他麾下的范阳军早就成了一盘散沙,久攻范阳不下自然就失了锐气,士气不佳也是应该的。”
\n
崔沔倒是没有毕思琛这么乐观,他仍旧担忧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