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门下:天策上将,靖王李瑁,公忠体国,俊秀笃学,颖才兼备,此次远赴河西,宣慰边镇,扶西北于即倒,于国有功,朕心甚慰。为酬靖王之功,特改封其为太尉,上柱国,增食邑六千户。望君用慰劬劳,再续新功。”
\n
李瑁方回王府,这倒圣旨便经门下省直接发到了天策府,李瑁看着这道圣旨,脸色有些难看。
\n
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为三公,位份清贵,满朝上下无有能与之比拟着。
\n
太尉乃正一品官衔,也就是名义上的武臣之首,并不常设,与李瑁的天策上将倒是颇有些重叠之处,有唐一代,同时兼任这两职的唯李瑁一人而已。
\n
不过太尉看起来虽然尊贵无比,但大唐的兵权分散,南北衙、节度使、兵部,太尉根本插不上手,所以太尉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头衔罢了。
\n
若是放在太平时期,太尉兴许还有几分吸引力,但如今正值战乱,手中没有半点实权的太尉如何能与手握西南强藩的剑南镇相提并论?
\n
于李瑁而言,官封太尉看似升官,实则是拿一个噱头换走了他在剑南的兵权,这本就是名升暗降。
\n
至于另外那六千户的食邑,对富可敌国的李瑁来说更是算不得什么了。
\n
“殿下,皇上已经动手了,我们也不能再等了。”宣旨的中官刚走,李瑁的谋主李泌便站在李瑁的身旁对李瑁道。
\n
李瑁问道:“你是说调兵之事吗?”
\n
李泌回道:“皇上对殿下的防备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照如今的这个局势看来,无论中原战局胜负如何,想要皇上放殿下南归恐怕是不易了。”
\n
李瑁皱眉道:“自打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来,父皇便对本王加大了防备,只是本王万万没想到,他对本王已经防备到了如此程度,竟不惜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