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李隆基一纸调令下至各处边镇,各地节度使、都督得令,纷纷放下手头的边务,急赴关中。
\n
秦州、陇州、渭州等几处较近的州府大都督已经率军自各自的驻地赶来。
\n
而于此同时,李瑁苦侯已久的南下良机终于到了。
\n
八月,长安已然入秋,盛夏已过,关中大地多了几分萧条,也终于到了武惠妃离世十四年祭日。
\n
武惠妃生前极得李隆基宠爱,冠绝后宫,所以武惠妃的陵墓规格也不是一般嫔妃所能比拟的。
\n
武惠妃所葬之敬陵位于骊山脚下,占地三十亩,一应规格均参照皇后规制,颇具气象。
\n
李瑁祭祀生母,乃是人伦纲常,无论是谁也挑不出半点毛病,更不会阻挠。
\n
到了拜祭的日子,清晨,李瑁便带着王妃杨玉环、世子李,还有韦清儿等一众家眷一齐出了长安,直奔骊山而去。
\n
“殿下,骊山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一应马车俱以齐备,只要殿下到了骊山变便可立即出城。”一出了长安城,严庄便到了李瑁的身边,低声道。
\n
随着唐军大败,丢失洛阳,叛军即将兵临潼关,李隆基对李瑁的防范已经越发地严密起来。
\n
李隆基非但派人在府外监视,而且已经渐渐将钉子埋在了王府中,更有甚者,李隆基竟然借口叛军横行,安禄山又与李瑁深有仇怨,从左龙武卫中抽调出一队百余人的禁军,派驻到了王府,日夜监视。
\n
这队护卫是李隆基指派,奉左右龙武卫大将军陈玄礼之名而来,近身随侍李瑁身旁,所以就连严庄和李瑁说话都要小心谨慎些。
\n
李瑁指了指龙武卫的校尉林州道:“背嵬军到了吗?想要南下先要将这些人处理掉,否则是是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