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受其乱,大帅行事如此谨慎,岂非会错过收复东都的最佳时机。一旦等到安禄山和李瑁之间分出胜负,那时再想收复洛阳就困难万分了,大将军难道要坐失良机吗?”
\n
自打李瑁抗旨南下,李瑁的反意就已经昭然若揭,李隆基对李瑁是一万个不放心。他最担心的就是李瑁击败了安禄山的主力,然后在李隆基之前收复洛阳,然后学着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到了那时一切就为时晚矣。
\n
就算李瑁无法击败安禄山,被安禄山击退,他还可退回山南,占据潭州、鄂州、岳州等地,兵出江南,李瑁依旧可以划江而治,到时天下三分,还有谁会敬重他这个皇帝?
\n
他决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他要重夺洛阳,然后挥师南下,灭了安禄山和李瑁之间的胜者,重新光复大唐江山。
\n
自打安禄山叛乱,李瑁抗旨以来,这一次是李隆基一举平叛最好的时机了,若是他不能抓住这个时机,给了他们喘息的时间,那这场仗便将旷日持久,能否在他有生之年平定都是问题。
\n
哥舒翰站在下首,听着李隆基的话,脸上露出难掩的苦涩。
\n
李隆基本就不精军事,再加上他求胜心切,他一得到安禄山退军的消息早已急得失了理智。
\n
哥舒翰想了想,硬着头皮道:“叛军退的蹊跷,必有陷阱,此时出关恐中埋伏,陛下三思啊。”
\n
哥舒翰越是这样讲,李隆基对他的不满就越深。
\n
这场叛乱已经拖得够久了,他一日都不想等了,而且在他看来,叛军已经退的干干净净,哪来还有什么埋伏,无非就是哥舒翰畏战罢了。
\n
李隆基拍案怒道:“朕意已决,即日便出关东进,你若不愿统兵,朕便叫高仙芝来。”
\n
此次李隆基出征,高仙芝作为右羽林卫大将军也随军出征。高仙芝曾任安西节度使数年,战功无数,有足够的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