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皇帝驾崩,虽死因有疑,但毕竟没有任何证据直接指向太子李亨,而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暴毙,又无遗诏,太子登基自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n
天宝十年末,元日前,李亨与大明宫含元殿登基,改元至德,大赦天下。
\n
李亨以原太子良娣张氏为后,册封长子李为楚王,次子李系为越王,三子李为齐王,葬李隆基于泰陵,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n
与此同时,李亨虽然登基称帝,但自知实力不如洛阳的李瑁,担心李瑁为难于他,为了拉拢李瑁,李亨甚至在登基之日,当着文武百官之面宣布:十八弟仁德,功勋卓著,故本朝不立太子,以十八弟靖王李瑁为皇太弟,准其以天下兵马大元帅,天策上将,当朝太尉职领中书令,兼拜宰相,入京秉政,佐治大唐国事。
\n
宣布完,李亨还煞有介事地当朝拟旨,命内宦程元振前往洛阳宣旨。
\n
李亨一连串的政令下达,俨然一副皇位兄终弟及,手足共治天下的模样。而大唐立国至今,何曾有过不立太子,而立太弟之事,一下子将人晃花了眼。
\n
李亨的花招虽多,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以皇太弟不过是缓兵之计,为的无非就是想诓李瑁入朝,只要李瑁一入长安,便会身不由己,到了那个时候的事情还不是他说了算的。
\n
不过李瑁既非目光短浅之人,又非三岁孩童,麾下更是智囊无数,岂会中这等伎俩。
\n
当李亨派来传旨的程元振率众来到洛阳时,李瑁正在天策府厅中议事商讨西征之事。
\n
“殿下,长安来的程元振求见。”门口守卫的亲卫进来回报道。
\n
李亨称帝和册封之事李瑁一个时辰前已经知晓,自然也知道程元振所来何事。
\n
“跳梁小丑来了。”李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