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杨玉环手上的动作未停,却低下头看了看李瑁案前的密信,看了片刻好奇道:“这信中什么都未写,秋郎如何得知?”
\n
李瑁道:“若是凡事都要靠眼睛来看,朕早就死在党争中了,如何能到今日。”
\n
杨玉环问道:“那秋郎以为卢氏能从安庆绪那里得到什么?”
\n
李瑁想了想,口中吐出了两个字:“土地。”
\n
杨玉环听到李瑁的话,顿时明白了过来。
\n
“秋郎的意思是范阳卢氏和安庆绪私下交易,用粮草换官府名下的土地?”杨玉环猜测道。
\n
“聪明。大战在即,安庆绪若败,留着官府名下的土地也无用处,不如趁着自己还能做主,拿这些土地和卢氏换了粮草。到时就算朕收复河北,卢氏已经得了土地,而且手段正当,文书齐备。卢氏乃河北无冕之王,地方官员又能拿他有什么办法。”李瑁幽幽地叹道。
\n
“如此说来,岂非又有许多百姓失耕,流离失所,沦为奴籍了吗?”杨玉环听了李瑁的话,不失时机地提了一句。
\n
谁能说杨玉环可欺,李瑁登基之初,范阳卢氏的所作所为她可都悄悄记在心中呢,她受些委屈倒无所谓,可谁要是想威胁李的太子之位,她是万万不答应的。
\n
杨玉环的话看似随意,却恰恰触碰到了李瑁最为敏感的那根神经。
\n
历史之上,大唐之衰,除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因外,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土地兼并,千万百姓流离失所,起义四起。
\n
而大唐土地的兼并,尤以世家门阀和宗室权贵为甚,宗室权贵尚在李瑁约束之内,一道圣旨尚能威慑,唯独这世家叫李瑁尤为头疼。
\n
世家扎根地方,大隐隐于市,李瑁难以雷霆手段治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