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一个措手不及,就算有个别守军看到了蔡希德领军登城,也难以及时抽调人手抵挡。
\n
一时间,城上城内乱做了一片。镇守水门仅有的几千人手更是显得捉襟见肘,顾不得其他了。
\n
这样的情况恰好便给了水道内的唐军极佳的机会。
\n
蓟城的水门本就是仿长安而建,李瑁为了顺利拿下水门,还特地命人快马加鞭从长安工部调来了当年主导长安水门营建和养护的工匠,亲自请教。
\n
李瑁从工匠口中得知,蓟城的水闸虽然坚固,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n
水门处的铁闸由纯铁所铸,而水门处却常年漫水,铁闸锈蚀严重,每隔半年便需更换新制的铁闸,为了方便及时更换,铁闸的钩合处并未锁死,而是可以上下推动的,换句话说,只要力气够大,变更将铁闸抬起,留出足够大的空隙,供人同行。
\n
秋季正是水浅之时,水门的水方才及膝,唐军士卒们冲入水门,将浮木塞入铁闸空隙处,借助浮力向上使劲,欲将水门铁闸抬起。
\n
十名壮汉冲至铁闸下,使力将铁闸往上抬起,若是方才平常,这样的举动自然便会引起燕军的注意,但如今唐军已经在大举攻城,内外夹击,燕军哪还顾得上这里,反倒是给了唐军时间。
\n
铁闸重达千余斤,自然难以轻易抬起,李瑁为了将铁闸抬起,所派遣的士卒俱是军膀大腰圆,军中气力较大者。
\n
众人同力,很快便将铁闸向上移动了些许,慢慢地,高过了众人的膝盖。
\n
可就在高过众人膝盖的时候,也不知是因为没了浮木的助力,还是士卒们力竭了,铁闸竟停顿在那边一动不动。
\n
城内的马恐怕拖不得太久,一旦薛嵩的援兵赶到,便会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李瑁望之大急。
\n
与李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